做好科技管理改革“加减法”(做好科技管理改革加减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为科技活动的一部分,好的科技管理能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中国科学院自2010年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来,从自主研制悟空、墨子等科学实验卫星,到支撑“奋斗者”号的关键技术研发,在一系列研究上取得突破。总结专项实施经验时,减少管理层级、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成为共识。

“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声,为推进科技管理改革指明了努力方向。

保障科技活动有效运转,必要的科技管理少不了。强调要善于做“减法”,是基于对科研规律的深刻认识。科技工作高度复杂,对应的管理原则也千差万别。以科技评价为例,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各不相同,即便同是基础研究,不同学科也不宜一把尺子量短长。特别是当前,补上科技创新短板,我国急需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然而,科学研究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利于科学家自由探索、大胆尝试。“减”去不必要的条条框框,为的是扩大科研单位和科学家的自主权,按科研规律办事。

近些年,我国科研管理不断优化。在经费使用上,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限;在人才评价上,持续清理“四唯”工作;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高校院所面向产业研发积极性大为提高。特别是“揭榜挂帅”机制运转起来,可以打破资历、门槛的限制,真正实现“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经费管理、人才评价上的不必要的机制和层级“减”了,就能优化管理流程,为创新创造除障、为科研攻关松绑。

科研管理上做“减法”,并不与做“加法”对立。一定程度上,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把束缚科技人员手脚的体制机制障碍“减”下去,应当“加”什么才会更加明晰;唯有把合理的、尊重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加”上来,影响科技创新的不良因素才能彻底“减”下去。经过近年来大刀阔斧的改革,我国科研环境大为改善。接下来,还应继续推进科技管理改革,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让广大科研人员不必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从而让优秀科研人才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谈及如何支撑杰出人才时,科学家王选曾提出“给足钱、配备人、少评估、不干预”的12字建议。“加”“减”并举优化科技管理,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人才不受束缚、轻装上阵,我们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有更加充足的底气、更加澎湃的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16日 05 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