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近年来,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保护资产安全、维护利益平衡、防范风险、提高效益而建立和完善的一系列内部控制系统。

为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2018年,审计署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该指引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原则、范围、职责、程序和方法等要求,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一、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强调,审计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独立性原则。审计机构应当具有独立的业务范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受企业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2.客观性原则。审计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

3.全面性原则。审计机构应当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财务、会计、交易、控制、风险等方面。

4.及时性原则。审计机构应当尽快完成审计工作,并提供及时的审计报告。

二、范围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指出,审计范围应当包括:

1.企业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

2.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改进。

4.企业内部控制的应用和执行。

5.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和缺陷。

三、职责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明确了审计机构的职责:

1.根据审计委托,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范围、目标、程序和方法。

2.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监督和改进进行全面检查。

3.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用和执行进行全面评估。

4.根据审计结果,提出内部控制改进意见和建议。

5.完成审计报告,并提供审计结果和审计意见。

四、程序和方法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提出了审计程序和方法:

1.收集和整理审计证据。

2.制定审计证据清单,明确审计证据的类型、来源、时间、地点等。

3.制定审计程序,明确审计程序的启动、实施、结束和记录等。

4.进行审计调查,收集审计证据。

5.分析审计证据,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用和执行。

6.撰写审计报告,明确审计结论、建议和审计意见。

7.审计报告应当由审计机构盖章,并提交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部门和领导层审批。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发布,为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企业提高内部控制水平,防范风险,提高效益,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