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共治”,母亲河变美了
——邯郸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记
今年1—5月,全市8个国家考核断面中,5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2个断面为Ⅳ类,1个断面断流,无劣Ⅴ类断面。20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和153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水质都达到或优于Ⅲ类,达标率100%
2020年,《邯郸市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规划》出台,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把母亲河打造成绿色生态带、璀璨文化带、缤纷旅游带、高质量发展带。这是峰峰矿区滏阳河龙洞珠泉景观。河北新闻网董源摄
“河宽了、水清了,花红柳绿,母亲河焕发了新活力。”夏日,带着孩子在东武仕水库游玩的张莉由衷感叹。滏阳河的蝶变让在河边长大的她感慨万千。
今年1—5月,在国家考核断面中,滏阳河东武仕出口断面水质已达地表水Ⅱ类标准,为历年来最好水质。滏阳河的蝶变也映照了邯郸市坚持统筹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的成效。
位于馆陶县公主湖西侧的永济河。 河北新闻网董源摄
标本兼治改善水环境
滏阳河是邯郸境内径流历程最长的河流,由于年久失修,多处河道被垃圾、污水所侵蚀。为拯救母亲河,2016年起,邯郸市投资12亿元进行滏阳河综合整治,清理河道158公里,初步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2020年,《邯郸市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规划》出台,滏阳河“整形修容”再次拉开序幕。按照规划,滏阳河流经的9个县(区)依据总体规划和统一布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辖区内滏阳河段的生态修复工作进行规划,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把母亲河打造成为绿色生态带、璀璨文化带、缤纷旅游带、高质量发展带。
截至2020年底,滏阳河邯郸境内完成河道清淤122.1公里,恢复河道原断面65.9公里,大幅提高了滏阳河的行洪能力。
滏阳河是邯郸流域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邯郸市陆续对7条重点河流制定了达标方案,实施了7大类200多项治理工程,先后取缔沿河污染企业110余家,实现涉水落后产能全部清零。同时,开展清除垃圾、清除违章、清洁水质的“三清”行动,根除了乱倒乱排、乱采乱挖、乱占乱建等顽疾。
治本更需治源。
在入河水质管理上,邯郸市标本兼治。一方面,实施查、测、溯、治、管5步工作法,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新建46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对子牙河、黑龙港及运东流域范围内的8个县(市、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使主城区出市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大力建设湿地公园和水利风景区,利用自然生态实施水质净化。同时,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十三五”期间,累计治理村庄1400余个,管控村庄3900余个。2021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被列为邯郸市政府10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开源节流保护水资源
水资源的优劣,充足的水源是保障。
2002年,国务院批准了《南水北调总体规划》,确定了从长江调水的东、中、西3条线路。3条线路中,惠及邯郸市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齐海新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采用明渠输水方式,从长江支流汉江的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河南、河北、天津的部分地区,最终自流至北京团城湖,总干渠全长1267公里。其中,邯郸段总干渠全长80多公里,年均分配邯郸市水量最高可达3.52亿立方米,相当于近两个东武仕水库的总库容。
“长江水主要用于主城区及磁县、邱县、永年等12县(区)的工业企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齐海新介绍,邯郸市积极对接海委漳河上游管理局、漳卫南局、南水北调办等部门,统筹引江、引黄、引漳、引卫四大工程,加强调水补水,增加生态基流,提升水环境容量。仅今年1至5月,全市就累计调水补水2.85亿立方米,相当于大约1.5个东武仕水库。
破解水资源问题,既要开源,也要节流,邯郸各县(区)各显神通。
“农业装上‘智慧脑’,成本、收益实现‘一减一增’。”曲周县槐桥乡西漳头村银絮棉花种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景河介绍,该种植基地采用无人机防治病虫害、水肥一体膜下滴灌等新技术,500余亩棉花节约了成本,增长了效益。
涉县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深耕松土、水稻旱育秧、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节水实用技术,实施灌溉用水计量收费和阶梯水价制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截至目前,全县共改善灌溉面积1.07万亩,年节水约200万方。
地处华北地下水漏斗区的肥乡,持续推广节水小麦新品种,目前种植面积超30万亩,基本实现全区覆盖。
长效制度修复水生态
今年1—5月,邯郸市8个国家考核断面中,5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2个断面为Ⅳ类,1个断面断流,无劣Ⅴ类断面。20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和153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水质都达到或优于Ⅲ类,达标率100%。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长期以来,邯郸水资源形势严峻,只有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才能更好地适应水资源现实禀赋,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7年5月21日,邯郸市河长制工作方案出台,市、县、乡(镇)、村河长陆续上岗到位,各项具体工作逐步展开。峰峰矿区、永年区等地实施了责任下延,在相关村明确了村级河长、巡查员及保洁员;邯山区、邱县等地组织沿岸居民签订了《河道保洁承诺书》;鸡泽县在设立河长和技术参谋基础上,还分别明确了分包河湖警长;曲周县建立了以“乡镇负责、以奖代补、严格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河湖垃圾清理长效管护机制,让河道垃圾实现管护常态化。各地源头治污、水生态修复等项工作均已启动实施。
2018年,河长制再次升级,河长、警长、督察长“三长治河”,重点围绕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加强执法监管等六项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制度机制、开展治理保护。河(湖)长治水有名、有实、有效。
今年以来,邯郸市、县、乡、村四级河长、湖长巡河湖14万余人次,解决河湖问题557个,清理河湖垃圾3.2万余立方米。
随着河长制工作的深入推进,辖区河流逐渐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赢得群众纷纷点赞。(河北日报记者陈正)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