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大量农村被征地拆迁,村民委员会被撤销,相应的居民委员会纷纷成立。由此,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之外,产生了新事物——“村改居”社区。“村改居”并不只是换一个“牌子”、组一个“班子”,它还关系到一系列的社会治理问题,包括基础建设、居民身份转换、城市生活融入、公共服务延伸等。在实践中,由于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人口流动等现实因素,“村改居”社区治理往往存在居民自治意识薄弱、参与度低的“局外人”现象。

社区治理工作“局外人”现象不利于社区工作的开展,与“共治共建共享”基层治理体系要求存在差距,给社区治理带来负面影响。一是社区认同归属感低。一些“村改居”社区居民(以下简称居民)的传统农民观念根深蒂固,离开熟悉的乡村邻里环境后,对社区没有认同感、归属感,不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参与到社区自治的发展和建设中。二是社区工作开展难。居民思想上没有对社区的认同归属感,行动上就表现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利益相关趋之若鹜”。社区居民不能充分认识自己在社区中的主人翁地位,社区治理的主体缺失,发展社区自治也就困难重重。三是社区自治体系发展慢。一方面各自治组织缺少人手,仅靠社区“两委”难以落实各项工作,往往疲于应付,使得好政策难以落地;另一方面,社区工作不到位,也会打击居民积极参与自治的热情。

“党建引领、居民为主体”的多元共治格局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决定性来源。社区治理工作“局外人”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村改居”后,高层居民楼的空间聚集形式分割了原村民间联系的紧密性,来源于不同拆迁行政村的居民散落在社区不同居民楼,原有的乡村邻里“熟人社会”解体。加之社区外来人口的入住,居民间的陌生感进一步加深,人际交往互动性被削弱。二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被新的城市职业所替代,居民为更高的生活成本而忙碌,原村民身份的自由空间被繁忙的工作所挤占,居民生活呈现出单一化与原子化形式,无暇顾及社区公共事务。三是自身身份认知的困惑。从村民到居民,他们的身份是被动地而不是主动地发生转变,全方位地变化使得他们一时间无所适从。他们感到自身经济水平、文化素质、社会参与度都与城镇居民有较大差距,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不是居民,不是村民”的迷惘,导致身份认知上的困惑。

为改变社区治理“局外人”现象,建议从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一是加强宣传引导。社区“两委”要引导居民们积极适应新邻里关系,构建新时代和谐社区。一方面要加强宣传,让居民明白积极参与自治,既能获得成就感等精神荣誉,也能实实在在地改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注重社区居民工作队、志愿服务队的宣传建设,既能提升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又能充实社区工作队伍,还能密切社区人际交往。二是突出党建引领作用。要把基层党建融入到社区治理全过程,织密组织、做实网格、以评促建、全员参与,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形成“党员带头先行,群众积极响应”的良好氛围,让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无所不至。三是整合盘活多方资源。要把党组织、物业公司、网格员、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资源有效整合,搭建“党组织+物业+网格员”为一体的红色平台,以党建为引领助力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多措并举,把支部建到楼院,把服务做到心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