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爆发,越南战争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随后,美军出动两个营的海军陆战队在岘港登陆,空军也出动数百架战机轰炸越南北方,战火一度烧到中越边境。
1960年代初,中苏关系逐渐恶化,双方多次发生边境争端,苏联一度扬言对中国发动核打击。面对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的军事压力,中国启动了广泛的备战活动。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尽管中国取得了胜利,但是印度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并不服气,中印边境的紧张形势并没有得到缓解。
此时,我国一度面临险恶的周边环境,在东南、北方和西部都存在战争的威胁。而全国人口、工业又过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容易遭到超级大国的空袭破坏。
整个东北重工业区处于苏联轰炸机和导弹的攻击范围,华东的工业区又暴露在美国航空母舰的打击范围内,一旦战争爆发,整个国民经济将陷入瘫痪,后果不堪设想。而西南、西北等内陆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交通条件落后,整体工业布局存在明显的“东重西轻”。
根据对苏联卫国战争经验教训的总结,毛主席认为:“如果爆发战争,没有强大的后方工业基地是不可想象的。”
“三线建设”就是希望改变这个局面,以备战备荒为目的,把东南沿海的能源、航空、兵器等工业迁移到西南、西北地区,再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原来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制定的第3个“五年计划”,也把工作重点从“解决人民吃穿用”转移到三线建设上。
1965年,“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邓小平在会议上专门强调:“从国防战略布局上考虑,要把国家的投资用到三线兵工建设上,用到研究导弹、原子弹上,还要做好超级大国使用原子弹把我们的沿海地区打烂的准备。”
作为国家总体战略工程,三线建设主要集中于军工业和重工业,贯穿整个三五计划,最终经历了3个五年计划。
三线建设启动后,邓小平多次前往西北、西南考察三线建设部署,在重庆、攀枝花、昆明、兰州等地都留下了足迹,深度参与了三线建设的规划。
西南三省和西北四省是三线建设的主要范围,但主要的大型项目还是位于秦岭以南、青海西宁以南地区。其中钢铁工业以攀枝花和酒泉为两个钢铁基地,煤炭工业以贵州六盘水为煤炭工业基地;成都为轻工业、电子工业和航空业基地,绵阳、广元为核工业和电子工业基地;重庆为兵器工业基地,包括涪陵的816核工厂;贵阳则建设光电工业和一部分飞机工业。
成昆铁路是三线建设的中心。成昆铁路沿线辐射范围广袤,包括四川、云南的7个城市、50余个县。铁路支线和公路四通八达,企业星罗棋布,形成了以攀枝花为中心的大西南经济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从1964年到1980年,中国在三线建设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人民币2000亿元,建设了1000多个工矿企业、基础设施和科研机构。几百万工人、士兵、干部和知识分子,建成了成昆铁路、攀枝花钢铁基地、六盘水煤炭基地等大型项目,使一批没有工业基础的西部城市实现了工业化。
在加紧备战的要求下,三线建设规模过大,超过了当时国家的承受能力。部分项目资金、设备、原料难以到位,被迫多次中途停工停建,工期越来越长,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过于分散的布局,也给管理和效率上带来很多困难。一些新建项目没有经过严格、充分的论证勘察就仓促上马,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例如陕西汉中飞机工业基地,下属20多个单位分散在7个县,光是运输零部件就需要汽车往返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而且员工上下班也非常不便。位于重庆涪陵山区的川东造船厂,原本投产后负责制造常规动力潜艇。但潜艇下水后无法在长江下潜,需要由拖船拖到2000多公里外的长江入海口才能下潜,对武器验证极为不利。
进入1980年代后,与60、70年代相比,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已经大为好转。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中国南方和沿海不再有大的战争威胁。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发表“塔什干讲话”,被认为是改善对华关系的信号。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在全世界范围内战略收缩,中苏关系逐渐缓和。
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决策者和规划者,邓小平开始重新考虑三线建设的问题。他认为:“三线建设的决策是根据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观点出发的。而现在看来,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发生世界大战是完全有可能的。”
1984年,随着百万大裁军决策的公布,三线建设在国家战略上也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邓小平叫停三线建设,并非对三线建设完全否定。而是要求三线企业服从国民经济建设大局,进行关、停、并、转、迁的多种调整。
比如重庆嘉陵机器厂,原来是制造坦克等军用车辆,转型为摩托车生产商。绵阳的一家军用电子元件厂,从军品改为生产电视机,发展成为后来的长虹集团。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三线建设决策和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从军事角度来看,三线建设发挥了预期的效果。在外部超级大国的核威胁下,把军工产业分散到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使任何企图核讹诈的国家都必须三思而行,因为无法在第一波核打击中就全部摧毁中国的军工能力。
三线建设本身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不仅改变了西部地区落后的面貌,还有效的缩小了东西部差距。西南三省被高山峡谷、大江大河与世隔绝的地区,也开始步入工业化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线建设时期积累的工业设施和基础设施,也为后来的西部大开发打下了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