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均娥/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城学者,2018—2023年连续6年蝉联中国高被引学者。兼任第十五届和第十六届北京市人大代表,丰台区第八、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七届中央乡村振兴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农村卫生和生态分会委员。她是我国高等护理本科教育恢复后的1985级首批本科生,先后在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泰国清迈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护理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半年。具有15年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和20年高校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她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进程的亲历者、建设者和开创者,并始终活跃在护理临床、教学、科研、管理一线,是我国资深护理学科带头人之一,引领护理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深耕护理人际沟通与癌症康复护理
开展多学科专业团队合作
刘均娥教授自2001年博士研究生阶段开始,逐渐建立了“护理人际沟通与癌症康复护理”的研究方向。长期从事护患沟通理论与实践、多学科专业团队的合作模式、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康复及其社会支持干预模式的研究;并拥有一支国内外多学科团队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技术力量雄厚、长期合作共赢的科研合作团队,促进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特色是在积极心理学、肿瘤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下,开发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乳腺癌患者全程社会支持干预模式及其实施方案,包括心理社会康复、症状管理的运动康复,指导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调适和疾病应对,开展个体化精准运动干预,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乳腺癌患者心理调适过程模型的研究”(批准号30870770),揭示了乳腺癌患者康复历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心理调适过程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稳定的心理调适状态是其重返工作岗位的指标和界点,开发了“乳腺癌患者心理调适过程量表”,为促进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干预模式的开发与评价”(批准号81573016),探讨乳腺癌患者的积极心理学特征,构建了乳腺癌患者配偶支持供需模型,揭示了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家庭角色调适过程、乳腺癌康复者重返工作过程体验。充分利用医生、护士、心理医师和心理咨询师、康复师、营养师、运动医学教练等多学科团队的专业优势和工作职责,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内在力量和潜能,同时广泛利用各种社会支持资源,尤其是病友志愿者和抗癌协会康复会的榜样、支持和引领作用,开发了一套以多学科团队合作为导向的,与患者的规范化诊疗过程及其心理反应和心理调适过程相适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支持干预方案,包括:乳腺癌患者全程心理干预模式及其实施方案、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干预模式及其实施方案、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全程管理干预模式及其实施方案,正在开发乳腺癌患者全程精准运动干预方案,使各种来源的社会支持能够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依托两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多学科专业团队全程管理干预模式的研究”(批准号7182015)、“乳腺癌患者全程骨安全管理干预方案的开发与效果评价”(批准号7222008)。在与癌症康复和淋巴水肿领域美籍华人朱意教授的学术交流影响下,自2016年,开始关照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的研究进展,并在肌肉淋巴泵功能学说的启发下,开始了乳腺癌运动康复领域的研究。在国际知名癌症运动康复专家Claudio Battaglini教授亲自指导下,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为期12周的个体化、渐进式的“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运动干预方案”,能够预防上肢淋巴水肿和改善患者体能,证实了运动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基于此项运动干预的成功开发和实施经验,进一步聚焦乳腺癌诊疗与康复过程中出现的相关症状,以癌症康复和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为目标,如癌因性疲乏、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化疗相关认知障碍、骨丢失、肥胖等,在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风险、骨安全管理、体重管理、癌症化疗相关认知障碍、周围神经病变等方面,以症状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为基础,以运动干预作用机制为依据,开发和实施乳腺癌患者症状管理康复的个体化“运动+”精准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身心症状都具有预防、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通过医工交叉合作研究,开发了“乳康微动管家”移动健康管理平台,通过可穿戴设备的即时自适应评估,实现症状管理的“实时评估、动态调整、持续监督”,向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移动健康管理服务。
在研究方法上,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研究、社会护理学的研究,拓展了护理学研究的视角。擅长采用质性与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式研究设计,使得研究视角取长补短,研究过程游刃有余,研究结果和结论更精准有效。丰富的质性研究经验使得描述性质性研究、扎根理论研究、现象学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方法的运用得心应手,并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和技巧,用于教学和培训。积极推进护理干预项目开发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和步骤,严格按照形成性评价研究、可行性研究、预实验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开发干预方案,强调了干预方案开发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严谨性、实用性和原创性。社会支持干预模式及其实施方案的开发,使得社会支持干预措施具有了专业性和可操作性。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研究、复杂护理干预措施的开发与评价、护理质性研究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均在全国护理学界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基于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丰富的临床研究工作经验,建设了一系列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主要包括护理科研、护理质性研究、科学理性方法与护理理论、护理人际沟通、护理心理学、临床营养护理学等课程,并主编或参编了相应的国家级规划教材。
搭建学术平台,汇聚专家资源。注重基础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支多学科团队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技术力量雄厚、长期合作共赢的科研合作团队,为多学科团队建设提供了经验。积极参与肿瘤领域多学科专业团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积极推动癌症康复的目标是使患者在癌症诊断和综合治疗后的生活回归正常化,包括生理、心理、工作、社会以及性功能的正常化,使患者尽早调整到生病后的一个“正常的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有效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瞄准学术前沿,开展国际合作。注重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开展实质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分别与美国华盛顿大学护理学院的Frances Lewis教授带领她的“家庭功能研究团队”,美籍华人朱意教授的“癌症康复与淋巴水肿管理团队”,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综合癌症中心运动科学系Claudio Battaglini教授兼教练的“运动与癌症康复团队”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Yim-wah Mak(麦艳华)博士的“家庭及社区健康研究团队”建立了合作培养博士生项目。为癌症康复领域的学术研究借鉴国际经验提供了资源和途径,并形成了强强联合的跨学科团队合作运行模式,为高质量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学术论文的发表提供了保障。
不忘科研初心,惠及患者群体。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讲座、科普、专著予以推广应用,促进患者康复。
聚焦老年健康护理
助力首都健康老龄化进程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深,作为一名护理专家从关注国家人口老龄化应对政策开始,逐渐增加了一个老年健康护理的研究方向。聚焦于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在建立完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政策指导下,开始构建活力老人、衰弱老人、机能障碍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的用户画像,以护理社会学的视角构建与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相适应的“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理念,开发老年健康社会支持干预模式及其实施方案,实现对老年人群的分级分类精准化管理,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主动健康。
以促进、维持或减缓老年人内在能力的下降为切入点,实现对老年人群的分级分类精准化管理,构建主动健康视角下老年人整合照护模式及其实施方案,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主动健康。
以区政协委员和市人大代表身份,将科研成果和调研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积极参政议政和履职尽责,发挥养老智库专家作用,助推首都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北京市“三边四级”养老规划布局建设,多项成果获领导批示。2021年,参与制定《北京市长护险扩大试点实施方案》政策研究课题,为推进北京市长护险工作的实施提供方案。
2022年,立足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在学院建立全国首个“老年健康护理学学系”,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展开了老年健康护理二级学科的内涵建设。加强与老年学、社会学、卫生政策学和信息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新时期具有践行健康老龄化理念、知识、技能的护理专业多层次、复合型人才。2024年,推动创建了“首都健康老龄化创新研究中心”,搭建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推进健康老龄化创新研究多学科平台,以首都站位、首善标准、首创精神助力首都高质量健康老龄化进程。
寄语
科学研究是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寻找解决科学问题的答案,从而不断积累学科知识,推动学科发展与进步的过程。科研选题无处不在,探秘科研的过程乐趣无穷,科研成果的回报价值无限。希望广大护理同仁早日掌握科研的方法和技巧,使自己具备洞察世界的慧眼,畅游探秘知识的海洋,插上专业腾飞的翅膀,实现人生的价值,助力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进步。
——刘均娥
来源:北京护理学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