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BAT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系统带你学产品、学运营。
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追溯软件项目失败的根源”,里面讲述了我在做房地产信息平台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有需求不明确、需求蔓延、多团队作战、项目时间紧、人员变动、需求变更频繁、沟通不顺畅、信息传递过程失真……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可以使项目顺利推进,做为产品经理,必须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就算没有机缘学会乾坤大挪移,至少也能打上一趟擒拿手。
今天我要说的就是产品经理的擒拿手——敏捷软件开发
在软件工程领域,有过很多软件开发模型,如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演化模型、喷泉模型、RAD模型、敏捷软件开发模型、XP极端模型。这么多的模型各有各的应用场景、各有各的适用范围,但我认为最实用开发模型还是敏捷软件开发。
中国式软件开发思路是什么样的呢?从我接触过的大多软件项目来看,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必须快,客户都是急脾气,恨不得今天立项,明天就要你拿出产品来。
面对公司和客户如此快节奏的要求,我们有办法吗?人们从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一套即高效又优质的开发模式——敏捷软件开发。
什么是敏捷软件开发呢?
敏捷开发是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在构建初期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可视、可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而又可以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从而实现快速开发的目的。
还是具体来说下敏捷开发是如何实现的?
将大的系统拆分成子项目。
以前我们接受过的思想是立项后先要需求调研、分析,调研后出各种调研报告及需求说明书,需求搞定后,再进行概要设计(UE设计、UI设计、交互设计、数据库设计、框架设计),概要设计完成后再进行详细设计……这样一个周期下来,耗费太长,当进度进入下一阶段,当上一阶段有问题时,会影响到整个项目流程的各个阶段。
而敏捷方法是会将大的系统拆分成一个个子项目,再把子系统拆分成子模块,尽量减少模块间的耦合性、增加其内聚性,这样我们可以把团队分成多个小组,各组可以同时作业。另外,当一个模块需求发生变化时,对其它模块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以实现降低开发难度的目的。
在之前提到的房产信息网平台建设中,我们就将系统拆分成自行成交、经纪成交、用户权限管理、建委等外部接口、大宗资产、交易管理、平台后台管理、网站前端等模块分别进行需求讨论,需求讨论后再将各模块拆分成各个对象,对象与对象间只是通过公有变量传递信息,尽量减少与外部对象间产生关系。
团队与客户呆在一起
为了降低沟通成本,我们团队所有人员直接开到客户现场,随时与客户沟通,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减少了理解偏差。在项目的各个阶段,我们一直与客户保持零距离接触,随时交流、沟通。通过这种办法,可以第一时间获取需求、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减少出错的可能性,提高开发效率,保证开发质量。而且,通过这种方式会更容易取得客户信任,客户能够随时了解到项目的工作状态、工作进度。当相互间具备了信任关系后,余下的工作也会变得轻松、愉快。
在房产项目里,我们在客户现场办公,定期开会讨论需求和设计,当有一些小的不确定问题,团队成员会直接找到客户相关人确认。在整个项目周期中没有发生过大的需求变化。
总结: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降低交流成本,促进相互信任。
用建模的方式沟通
利用模型与客户沟通,通过模型来获取用户需求,而不是通过大量的文档,编写文档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好。实际,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喜欢花大量时间看各种文字和参数,而模型则会更直观和立体。这里我说的模型不是单指我们平时设计的原型,它包括用例图、类图、部署图、状态图、活动图、包图、对象图、原型图、效果图、E-R图等,利用不同图形表达出产品的不同维度,使产品丰富而立体。
在房产项目里,我们用原型来与客户讨论需求,用ER图来讨论数据库设计,用类图来表达产品的内部对象及交互,用部署图确定硬件部署环境及网络结构,用活动图来说明信息交互流程,用时序图来表达在时间轴下对象间如何交互。通过各种图表来表达产品,利用这种方法会比较直观,而且当发现错误修改起来也比较容易,不像利用文档方式,修改不方便、维护困难,也不利于阅读、理解。
总结:利用模型来代替文档进行交流。
迎接变化
“放眼看那座座高楼如同那稻麦
看眼前是人的海洋和交通的堵塞
我左看右看前看后看还是看不过来
这个这个那个那个越看越奇怪
噢……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市场环境是产品的风向标,我们要随时关注市场。为了迎合市场,产品也要随时变化。需求变化、设计变化……各种变化让我们焦头烂额,但做为产品人的我们同样也应该接受改变,只有产品的快速变化,才能很好的迎接未来。我们欢迎变化,只要是合理的,哪怕是开发阶段,需求也同样可能发生变化。敏捷开发允许变化,通过变化给客户带来更大的竞争力。敏捷开发利用图表来记录需求,所有代码都采用模块式设计,将不同功能尽量分割,减少关联。这就是它能够、也敢于迎接变化的原因。
在任何项目在任何阶段都会有需求变化,哪怕是开发后期,也同样会产生,我们避免不了,就要想办法面对。
总结:从项目初期就做好迎接变化的准备
尽早、持续的交付可运行的阶段性成果
之前我曾经说过,一个项目的失败,一般不是技术原因,多是因为客户对我们失去信任。我们需要持续的、不断的给客户以信任感,一种是我们在客户现场不断的交流、沟通,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热度。同样,还需要尽早的、持续的给客户提供相应的成果物(可运行的产品),让客户看到我们的能力。当然,这样还有另一个好处是,能够把问题提早的暴露出来,不要羞羞答答像个小女人,不敢见人,只有提前暴露,才能提早解决,问题越晚暴露越难解决。
在房产项目中,当天完成的内容在编译没问题后,会把修改的功能部署到平台服务器上,以便于客户随时能够看到变化,了解项目进度。如有问题的话,也能够尽早暴露出来。
总结:为了降低项目风险,尽早交付可运行程序
面对面的沟通
最快的交流方式就是面对面的沟通,在敏捷开发中,最提倡的方式是减少哪此冗余的、效率低下的沟通方式,用最快速的方法来直接沟通。让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客户等所有团队成员都在一起办公,减少信息交流的断路,让沟通变得顺畅。
在房产项目中,我们当时是对每一位成员以信任的,当有问题不理解,需要交流时,都是直接找我,我不清楚的直接找客户。当有时,我不在时,同事们也会直接与客户进行沟通,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获取需求。
总结:直接沟通,减少中间环节
可工作的软件是最主要的衡量标准
出再多的文档、再多的中间产物,都没有出结果来得真切。客户最观心的不是中间物,而是成果物。对于敏捷软件开发来说,可以工作的软件是评测开发进度的最主要衡量标准。唱的再好,也不如做的好,做事要落地,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是敏捷开发的核心,不玩花拳绣腿。
总结:做出可交付的软件是项目的核心
保持恒定的开发速度
项目开发是一次长跑,短期内迅速的加速,并不是长跑的方式,我们应该持续的、匀速的跑步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团队成员能一直坚持到最后。敏捷开发提供可持续的开发速度,这样不仅团队成员不至于疲惫,也有利于制定项目开发进度,控制开发周期。
总结:项目开发过程是长跑,不要一开始就冲刺
定期团队优化
我们会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团队建设,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工作中的问题及影响个人与团队发展的瓶颈。我们通过交流、沟通方式找出团队及成员间的问题,然后进行自我调整,通过不断的优化、升级自有团队,打造出一个能战斗的队伍。
总结:建一个能打硬仗的队伍
敏捷开发的核心就是沟通,用各种办法来降低沟通成本、减少沟通环节、避免沟通失真。如果产品经理们能够很好的掌握敏捷开发思想,就相当于在游戏世界里拥有了法器,美食世界里掌握了烹饪之道。
本文由 @产品人老吴(微信公众号:ChanPinLaoWu)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