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高校1.31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为零,问题到底出在哪(2020年高校科研经费投入)

封面评论|高校1.31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为零,问题到底出在哪(2020年高校科研经费投入)

□蒋璟璟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厅长罗海山在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关于2022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披露了广西在科教振兴资金审计方面9所高校开展科研的情况。报告称,高校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低。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79亿元,实施科研项目702个,仅有5个项目成果实现市场转化;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实施科研项目862个,实现成果转化0个。(中新社)

科研经费“高投低产”、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与之相关的话题讨论由来已久。就局部场景、微观视角审视,此类观察结论无疑是成立的。比如说,此番广西的审计报告中,就“自曝家丑”:给某高校砸了一个多亿,实现成果转化为0。而在某些网友的口中,此等荒唐事,约等于就是“把钱扔到水里”。由此,也就难免情不自禁,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痛心疾首状了。客观而言,这股情绪可以理解,但其中的某些见解,实则未必准确。

需要厘清的是,科研事业,特别是高校场景以“项目课题”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科学研究,天然有着自身的特性和规律。一直以来,其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就是不高的,而这也很好解释。首先,学术研究特别是基础学科、人文社科类学科,天然有着“形而上”“务虚化”“去功用化”的一面,苛求此类理论成果、思想成果的“市场化转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再者,随着自然科学的高度发达,“向上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科研项目的周期越来越长、投入越来越多,已是常态——大力出奇迹、“速效速成”,越发不可能。

“一高校1.31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率0”,确乎让人失望。但,要客观全面解读此事,至少不能忽略了一个关键性的背景信息。也即,广西的这份“审计报告”,乃是广西审计厅对9所区管高校2020-2022年度财政补助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的审计……毋庸讳言,这里所涉及到的“区管高校”,层级相对较低,科研实力和潜力本就较为有限。从2020-2022年,短短两年时间,指望这部分高校搞出有质量的、可市场化转化的科研成果,多多少少有些不切实际了。

砸了一个多亿,实现科研项目成果转化0个。是不是就意味着这笔钱打了水漂呢?当然不是!考虑到我们高校内部利益分配的传统,教师、专家、学者等“实际收入”中的相当一部分,其实就是通过科研项目经费来获取的。按照原本的制度设计,此举旨在避免“大锅饭”,鼓励凭创意、凭点子、凭学术能力和贡献多分钱。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其在很多时候还是演变成了靠关系、靠嘴皮子、靠“讲故事”“画饼”来套取经费,这极大消解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在既有高校雇员薪酬计算机制、利益分配模式不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人力成本中的相当一部分,实质上是折算进了“项目课题经费”的,这是一种纸面的虚高。在此语境内,“科研成果市场化转化率低”的现象,大概率仍会长期存在。之于此,没必要太过惊诧,但确乎需要高度重视、通盘思考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