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因为工作关系,和学术圈之外的朋友接触比较多。发现很多人对于高校教授这一职业有两种固有的成见。抱有第一种成见的人觉得这些教授们都是在“象牙塔“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虫。
在他们的印象里,这些老师们每天只跟公式和仪器打交道,远离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关系,不了解现实世界里事物的发展规律,加上每年几个月假期,工作悠闲懒散,做事随心所欲,容易脱离社会实际。所以这些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们教授懂什么,老老实实地回去教你的书”。抱有第二种成见的人则觉得教授们都是一帮利用学校平台给自己挣钱、挖公家墙脚的家伙。教授的日常工作重心就是和各种大小老板们喝酒吃饭拉项目赚提成。研究生则都是教授的苦力,每天给项目打工,等到快毕业了随便抄点什么找个烂杂志发表一下凑篇论文即可。这些人经常说的话是:“这个项目你找几个研究生弄一下就行了吧?”。继续深入聊下去,我发现第一种成见经常见于日常工作对于现代高等教育圈交集很少那部分人。他们的对于高校教授的刻板印象主要来源于文艺作品甚至是历史印象比如私塾。第二种成见则经常见于和高等教育圈有一定交集,但和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博士生培养)尤其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之后的研究生教育交集较少的那一部分人。所以我那天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小愿望,打算利用假期结合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评终身教职的要求,总结一下我认为对于工科教授最重要的十条基本素质,从而打破以上这些对于高校教授的固有成见。
首先要简要说明一下美国研究型大学终身教职(Tenure)的评选过程。对于所有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来说,终身教职评选主要有三个重要的要素:科研、教学、和服务。当助理教授入职之后,“终身时钟(Tenure Clock)”就会开始倒计时。除非有特殊原因(比如女老师生孩子),待时钟倒计时快结束时(一般是第五年结束)助理教授会向系里提出终身教职的评审要求(有时系里会先有一个预审会议对申请人给出“建议”或者“不建议”申请的意见,但通常不能硬性阻止申请人提出评审要求)。之后申请人开始准备材料,同时系里组织评审委员会收集材料尤其是外审的评审意见,并给出初步建议。之后经过系、学院、和校(教务长)三级评审,通过后即授予“终身教职”(tenure)。除非极特殊情况(比如违反校规或者整个系解散),期间教授的职位受到保护,不可随意解雇。尽管“终身教职”这一制度一直有所争议,但这一制度施行多年来对于保护学术自由,保障学者能够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学术研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左右。那么,在高校教授尤其是工科教授“终身教职”评审的过程中,我们都关心哪些基本素质与要求呢?
1
学术论文发表(科研相关)
国内的SCI论文奖励和后来基于影响因子的各类评审的影响力之大,使得全国人民都知道高校教授不发论文是不行的。那么,在美国评tenure的学术论文部分主要看什么呢?
首先是数量,尽管通常没有明文规定,但各个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期望值或者最低标准。比如我之前所在的匹兹堡大学,一进学校系主任就告诉我说如果想评tenure,大约需要至少10篇左右 “像样的”期刊论文,也就是每年2-3篇(现在这个水平大概不行了),加上若干会议论文。这一标准其实远低于国内很多学校年轻教授发文章的数量。
但这并不能简单做结论说在美国评tenure的标准更低,因为大家对于“像样的”期刊论文的定义各个学校可能是不同的。以电子类专业为例,IEEE和ACM的多数期刊均被认可,但也存在个别会被人拿出来单独讨论的个例。如果是在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则主要看在小专业内顶级会议(俗称“顶会”)所发表的论文(其总数量要求跟期刊也差不多)。最近几年国内CCF定义的期刊和会议论文分区对于计算机和大多数电子类专业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南。
和国内稍有不同的是,各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在tenure评审的过程中并没有那么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影响因子只是对小专业内部的期刊质量有指导意义,而各个领域差别巨大。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很多计算机领域发表文章很少发表在期刊上。即使有,也多是对于之前会议论文的一个总结和补充。大家引用文章也倾向于引用想法最初所出现的会议论文。因此各个期刊的影响因子普遍偏低(但会议论文的引用数通常很高)。这种专业在tenure评审中,最主要的还是依据本专业对于各个期刊和会议的公认水平,而且评审委员会会把评审的依据在评审意见里面写清楚,以便学院和学校各级评审委员会其他方向的老师参考。
文章的数量和其所发表的期刊和会议是一个非常客观的评价指标,学起来也很容易,国内高校只要照搬就好了。那是不是我们只要要求自己学校的老师的文章数量和发表的期刊或会议达到名校的标准就能达到世界一流了呢(实际上国内很多高校都是这么做的)?答案当然不是。实际上文章的多寡只是tenure评审中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并不充分。因为科研水平高低除了数量外,更牵涉到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2
学术质量与影响力(科研相关)
学术质量的定义非常的模糊。通常来说,tenure评审委员会会看以下几个指标:
第一是论文所发表的期刊和会议排名。统计意义上来说,越好的期刊和会议所收录的论文平均水平越高。国内现在很多高校除了用影响因子来量化期刊质量之外,也经常用会议录取率来量化会议水平。不过这种量化也经常不准,因为大家通常都会把自己最好的文章投稿到专业内部公认的最好的会议上去,所以单纯看录取率也不行,还是要听从专业内部专家的意见(比如校外专家的评审信)。此外,文章并不是发的越多越好,重点是要发在高水平的地方去。在杜克大学,如果一名助理教授大多数论文都发表在二三流的会议和杂志上,即使他/她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在一流的会议和杂志上,也会被认为学术质量控制不好,对自己的学术声誉不珍惜,成为扣分的一个因素。
第二是代表作。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在高水平期刊和会议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一个老师的科研质量。但很多学校在评tenure时还要求再提供一份代表作清单(杜克是要求10篇),并对每个代表作的学术影响力做出简要说明。这通常包括学术价值、总引用(Google scholar即可,因为SCI总引用对于计算机专业并不客观),或者曾获得的奖项等等。这就需要助理教授不能光靠数量取胜,要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出。我曾经和普林斯顿的NirajK. Jha教授聊过这个问题。他说普林斯顿评tenure只需要三篇代表作,其背后的含义是希望每一篇都是某一个方向的开山之作,而不是用十篇“还不错”的跟随潮流的工作来充数。这就对科研的质量和影响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他代表一个人科研影响力的内容还包括总引用数,各类奖项,尤其是最佳论文、各种行业协会和科研基金的学术奖励,产业化应用、以及行业内部其他同行的评价等等。关于最后一个,我们将在推荐信部分详细说明。
3
科研经费与可持续性(科研相关)
发文章作为高校教授tenure评审要求之一普通人都容易理解,但是后面的这些基本素质要求就不是每个人都熟悉的了。比如我最常被人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你们老师为什么要拉科研经费?
美国的博士生和国内不一样,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和其他相关的杂费加上科研管理费非常昂贵(以杜克大学为例大约每年7万美元),而且几乎全部由导师负担。毫不夸张的说,在美国高校没钱真的是招不到也养不起学生。如果是实验学科,没钱连实验室正常运转,自己亲自动手做科研都不可能。因此,你每年能拿多少科研经费,就成为你的实验室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谁也不希望你拿到终身教职之后只教课再也不做科研),也是tenure评审的重要因素。这个指标因学校而异,通常跟系里每个老师的平均科研经费支出相近(杜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大约是每年70万美元左右),也有人说是一开始所拿启动经费的2-3倍。科研经费指标跟学科很有关。一般来说,计算学科对于科研经费的要求较少而实验学科较多。此外,tenure评审更看重以同行评议(peer reviewed)为基础的科研项目,因此会有自然科学基金委(NSF)和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强于国防部(DoD)/能源部(DOE)等政府机关项目,而政府项目强于工业界项目的说法。这背后的哲学很简单:人际关系处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成熟,但科研质量的提高则要难得多。
影响科研经费多寡的因素除了专业之外,跟教授所研究的领域是否热门(另一个相关问题是这一领域是否长远),科研质量和影响力,对于本领域科研方向的把握,项目申请的写作能力,甚至教授本人的个人魅力、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对于所研究的课题宣传与推广等很多因素都相关。并不是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样,只要有绝活,就一定酒香不怕巷子深。因此,科研经费经常被作为教授个人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参考。
4
科研独立性与学术合作(科研相关)
Tenure评审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科研独立性与学术合作。这听起来像是一堆矛盾,其实这是科研能力的两个方面:
科研独立性。美国大学的tenure制度在保障每名教授的学术自由的前提下,也要求教授有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同时不存在国内和日本不少大学常见的年长教授带领几位年轻教授的大科研组的组织形式。在tenure评审过程中,学术的独立性通常会考察以下几个指标:是否有一定数量独立(solo)或领导(lead) PI(Principal Investigator,项目负责人)的科研项目,和他人合作文章的比重,是否其主要代表作和科研项目是和本校资深教授合作完成等等。其中一项在国内听起来有点不太合理的要求是尽量不要和其博士导师有太多合作。这主要是迫使年轻教授能够打破其博士期间科研的固有惯性,勇于开拓新的科研方向。其实这也是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教师早期职业生涯发展奖(CAREER)评奖因素的一部分:博士导师扶上马,送一程即可,养成依赖可不行。
广泛而有效的科研合作。Tenure评审过程中同时强调年轻教授要开展广泛而有效的科研合作。第一是和校内的合作。谁也不希望招来一个只知道自己做科研,不关心其他同事和系里发展的人。因此,每个学校都希望看到新来的教授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能够和同事一起写文章、申请经费,形成一个相互合作的整体。第二是和校外的合作。学校尤其鼓励和比自己学校排名高的学校的合作,和知名教授的合作,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知名高校的合作,以及和有更多资源可以利用的学校的合作。此外,跨学科的合作也是经常被学校所鼓励的。合作的成果通常以文章、科研经费、学生培养等形式体现。当然这里要说清楚自己在这些合作里的独特学术贡献,光蹭文章和经费可不行。
不过学术合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扩展一名教授的朋友圈,扩大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提高科研的效率;另一方面它又使得这名教授和很多合作者成为”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方,从而造成在tenure评审中获取推荐信的一些困难。
5
推荐信与声誉(科研相关)
Tenure评审的一个(最)重要环节是收集推荐信。系里的tenure评审委员会通常会发信邀请校外与申请tenure的年轻教授相关的方向的老师写5-8封推荐信。而这几位评审人要和年轻教授无利益冲突,诸如文章合作者、项目合作者、师徒关系(有的学校会要求之前的导师写推荐信,但是“好的不算坏的算”,就是写得好没用,写的坏就有反作用的意思)等等。有些学校会让年轻教授推荐一部分名单(比如匹兹堡大学)作备选(不一定用),有些则完全由评审委员会包办(比如杜克大学)。通常这些评审人会从比本校排名高的学校或者有一定国际声誉的教授中选取。除此之外,有些学校为了保证评审人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还会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杜克大学就会要求评审人在返回评审意见时,再提出几个他/她认为应该被邀请的学者姓名。如果返回的推荐信中某位学者的名字被频繁提及而没有出现在最初被邀请的范围内,各级评审委员会有责任向该学者发出新的邀请。而返回的推荐信里如果有一封对年轻教授的评价不正面就会造成很大麻烦。如果有两封以上,则基本会宣判该次tenure申请的失败(不是过半即可!)。
以上推荐信的获取方式使得年轻教授领域内的每一位(尤其是在排名高的学校的)资深教授都有可能成为未来提供评审意见的专家。而这些专家因为对被评审的年轻教授的工作有不同意见,想不写推荐信也会对年轻教授的tenure评审有着负面影响。评审委员会会翔实的记录每一位受邀的评审专家的反应:他们有没有回信?回信中用什么理由拒绝写信?忙还是推说对被评审人的工作不了解?为什么名校教授对被评审人的工作不了解?因此和这些资深专家搞好关系,让他们更多的了解自己所做的工作就非常重要。很多名校的年轻老师在申请tenure之前频繁的到各个学校自费去访问,目的就是向未来可能对自己的tenure申请出具评审意见的资深教授介绍自己的工作,同时委婉的提醒他们:我要申请tenure啦,请大家多支持!如果这个时候你合作者太多,把原本了解你工作的那些资深教授都变成了利益冲突方,就为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专家的邀请造成了困难,也为你的推荐信的质量引入了不确定新。所以如何合理的选择合作方,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未完待续)
作者 | 陈怡然
介绍 | 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杜克进化智能研究中心主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新型可持续智能计算产学合作中心主任存储、类脑计算与深度学习专家,IEEE Fellow。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