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外科医生的医工交叉探索:让科研技术转化落地生根(心外科医生工作量有多大)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临床工作是非常繁杂的,如何走下去,医工交叉是非常重要的路径。目前医学技术转化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原始创新和科研产出在企业、政府和高校之间有效供给不够,医工交叉的伙伴非常难找,这是目前医学技术成果转化创新面临的困难与瓶颈。”4月14日-16日,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联合举办的“健康中国产业领袖”项目第四期培训班上,北京安贞医院科技处长、心外科于洋授课分享。

一位心外科医生的医工交叉探索:让科研技术转化落地生根(心外科医生工作量有多大)

于洋教授在健康中国项目第四期培训班授课。高瑞瑞 摄

CABG潜在患者基数大,实际开展数量却不到6成

医生双手迅速在心脏上“飞针走线”,手术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缝合严密、精准无误,几分钟之后血管通畅,医生顺利完成“搭桥”。课堂上在场的每位都为此绷紧了神经,但对于洋来说却是日常操作。

“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搭桥’就是取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作为‘桥’材料,将狭窄冠状动脉远端与主动脉连接起来。”于洋介绍。

据悉,我国冠心病患者数达到1139万,其中高龄、复杂病变、伴有严重合并症等重症患者比例持续增加。国际权威指南指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重症患者首选诊疗方式。

“CABG潜在患者基数大,需要搭桥的复杂冠心病患者约占患者总数的30%,现存患者400万人,年新增近40万人。”于洋表示,但是在临床实际的操作中仍面临不少痛点。开设心外科医院数明显增加,实际开展CABG数量却不到6成,据统计,2018年开设有心外科的医院为750家,2020年增长至976家,但2020年实际开展CABG的医院数量仅为572家。此外,CABG总体手术质量参差不齐,容易出现再狭窄问题。

于洋认为,目前我国冠脉外科发展有四大趋势:一是抑制静脉桥血管再狭窄,如降低使用大隐静脉桥的冠心病术后1年和5~10年再狭窄率;二是加强手术质控,探究新一代的质控方法;三是进一步提高诊疗精准化程度;四是推进高端器械国产化,随着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集采等政策大规模落地,控制器械成本、降低售价。

医工交叉在沟通磨合中探索解决出路

临床医生有好的想法,怎么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对于冠脉外科医生来说是一条艰难的探索之路。

2021年,于洋为了将自己的临床想法落地实践,他参与了企业的创业项目,用他的话来说,“从此一位心外科医生,一脚踏入了医工交叉探索的漫漫征途。”

“医院要做创新、做产品,最大的问题是需要找到合适的工程合作者。在创业的初始阶段,我们手中拿着7个项目,心情非常兴奋,但是对于如何将医学成果转化为产品还是一头雾水。”于洋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回忆,这实际上是一个筑梦的过程,就像是一位建筑师在勾画自己的建筑蓝图,而作为施工方的产业端来说,更关注建筑的建设成本和成功概率,所以医生和产业端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

“沟通、跌倒、爬起来再沟通……几乎每一次的医学科研转化项目都会被推倒重来。”对于于洋和他的团队来说,循环往复之下,失败不再是阻碍,反而是向着成功进军的胜利号角。

“无论是医疗器械还是药物,都是高投入、高风险的,再低的投入也是百万起步。”于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我们的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基本上都是数百万的交易额。转化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使用权转让,以试剂盒产品为主;二是专利授权转让;三是技术秘密打包转让,目前这一类已占整体全部转让形式的三分之一,主要还是和医学的自身特点有关。但现在高价值专利转让的数量还比较少。”

“科研人员把产品做到原型机已经很艰难了,所以希望能够有一个新的机制,让科研人员继续走下去。”如何在医工交叉探索这条道路上持续前进,于洋表示,创新的概念由医生提出,最终回归临床。这个过程的核心是人,管理需要人,技术研发也需要人。技术是手段,资金是推动器,最关键的是找到合适的工程合作者。同时,要有方案随时被推倒重来的强大心脏。

“失败对我来说更多是一种兴奋,就像是这条路上的一个暗礁机关被触发,只要坚持住、向下深挖就能发现新的天地,这种极乐观的处理方式,让我们不断向前,直到目的地。”于洋说。

责编:李益萌

主编:邱越

校对:李欣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