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品质管理体系,其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品质管理体系,其追求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川上正伸、新堀克美、竹内芳久

监修|松林光南

来源|东方出版社图书精益制造系列062《智能工厂体系》

第1章 工厂经营与产品制造体系


全文总计1763字,需阅读5分钟,以下为正文:

1-1

工厂的基础是QCD管理

工厂不仅仅是制造产品

工厂生产活动中,交付的产品中混入了不良品、产品的价格不合理、不能按约定的交期交付约定的数量,就会失去客户的信任,今后就不会再有订单。

因此,必须要进行生产管理,其目的是通过对生产活动的管理,将“指定的品质、规格”(Quality)的产品按“指定的成本”(Cost)、“指定的数量、交期”(Delivery)生产出来。生产管理的目的就是高效地进行“QCD管理”。QCD管理不仅是Q或C等个别项目的达成,更重要的是让QCD同时均衡地达成。

QCD分别怎样管理

在当初导入“品质管理(Q)”时,通过出货检查截断了不良品的流出,现在已经变成通过产品设计、制造的各个阶段将品质融入到制造活动中。即,从通过检查挑出不良品的想法,改变成将品质融入到制造过程中。

在考虑“成本管理(C)”的时候,应该知道成本是由“材料费”“劳务费”“经费”构成的。比如,在生产面包的时候,材料费包括面粉、砂糖、油、鸡蛋、小豆等,劳务费是面包师、事务人员的工资,经费包括店铺和工厂的租金、水电费、烤面包机等设备与器具的折旧费等。制造成本的要点是除了材料以外,发生的劳务费、经费等。

“数量/交期管理(D)”在制造工程管理中很重要。在出货阶段才发现交期延迟、数量不足就晚了。不是在最终的出货阶段,而应该在制造工程的早期阶段对进度进行确认,如果在这时发现工程完成时间晚了、数量不足了,立即考虑对策,尽最大的努力来保证已经与客户约定的交期、数量,这才是重要的。

1-2

实现QCD改善的PDCA与管理指标

什么是PDCA?

在制造业中,很多企业在进行QCD改善时,应用了“PDCA”的手法。PDCA是“Plan”“Do”“Check”“Action”首字母的省略语。

①Plan(计划):针对QCD改善制订现实可行的计划;

②Do(实施):实施计划;

③Check(评价):确认结果,计划未达成时,制订达成计划的改善对策;

④Action(改善):实施改善对策,确认达成计划的效果后,将改善对策进行系统化。

PDCA不仅进行一次,为了不断改善QCD水平,应该不断反复循环实施。这种不断反复循环的改善活动,让PDCA看起来就是一个转动的样子,因此称为PDCA环PDCA循环

设定管理指标KPI

在进行QCD改善时,必须设定目标,根据目标确认改善效果时,需要利用“管理项目”(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管理指标是将PDCA改善活动的成果用数据来管理,单纯地用数字来表达结果是没有意义的。将量化的结果用于今后的改善活动才是重要的。

例如,数量、交期的管理指标中,设定了交期达成率。全公司所有产品的交期达成率合计为80%的数量化结果是非常重要的,但仅有这个对后面的改善没有什么参考作用。重要的是掌握“哪个地方、如何不好”这样的具体事项。

对全公司以后所有产品进行一次统计,如果可以掌握各个产品、各个工厂、各个月份出货的数字,基本上可以缩小问题所在的范围。再进行一次统计,按各产品>各个工厂、各个工厂>各个阶段等,将大块划小,重新区分进行结果确认,可以获得更具体的改善对策提示。

1-3

什么是品质管理体系,其追求的目的是什么

品质是由客户决定的

所谓品质,在JIS中的定义是“用于判定产品或/及服务是否能满足使用目的的一组固有的性质、性能的总和”。战后不久,品质的基准是:“产品的品质是指与规格的符合程度”,现在追求的是:“包括产品在内的所有服务的品质与顾客要求的符合程度”。为了满足这些,针对“产品及服务的质”,需要提高“工作方法与体系的质”。

“品质管理”是指“包括产品在内的所有服务,针对顾客的期望,通过PDCA循环、综合的维护,与改善产品、工作方法,以‘好的产品、更便宜的价格、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安全使用地’提供给顾客”。

品质管理活动包括:①在日常业务中,为保证品质不脱离目标而进行的维护、管理的活动;②通过品质保证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改善活动等。将这两个活动进行良好的组合,实施改善、维护,并切实地进行不断的反复。

然而,万一发生品质不合格时,要立即进行应对,面向客户、消费者、市场要立即行动,采取临时对策,企业内部重要的是要进行原因分析。在追查、分析原因时,企业内各相关部门都要参加,并且要制定解决办法。

什么是品质保证?

为了向顾客保证本企业产品、服务的品质,开展的面向生产全过程的活动称为“品质保证”(QA: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重要性上升的背景包括两点,即:①品质管理的重点不仅在于品质本身,还要考虑经济性、生产性等;②在顾客对高品质的追求下,通过严格的管理,高品质水平成为了现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