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何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決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辆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随着环境问题的凸现,国务院于1973年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国开始“三废”治理和环保教育,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即“预防为主,防治

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项制度。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是一项具体的政策,而是形成的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在政策目标取向上,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般来说,我国环境政策的总体战略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的,而不是“环境优先型”的;在政策主体上,政府是政策的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我国在以政府为本位的现实状况下,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我国政府担当着环境治理的重任,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业有限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在政策作用点上,注重同时从根源上预防和从后果上治理;在政策的实施机制上,管制性手段和诱导性手段相结合。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得到一定遏制。这与各项政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些政策成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的有效工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