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职责使命
为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提升党建工作水平,6月10日上午,梧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党支部联合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院党支部,一行20余人来到梧州市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勇担职责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01
参观学习
在党群服务中心,讲解员为党员们一一讲解党群服务中心的结构功能及梧州百年党史文化。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党员们认真聆听,先后参观了梧州党史馆、智慧党建馆、梧州印象馆、综合服务大厅、党群自助服务区等中心的特色展馆及服务场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党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等教育,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有了更明晰认识,拓展了党建工作视野,激发了学习和工作的前行动力。
参观结束后,全体党员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初心使命,更加坚定入党的信念。
#02
签订共建框架协议书
当天,网安支队党支部陈敦鹄副书记、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冀宁书记,分别代表双方党支部签订共建框架协议书,进一步明确往后双方“互学经验、互通信息、互传理念、共提能力”的工作目标,为加强党建工作互促互进,加快构建校警党建结对共建工作画上美好蓝图。
警校党建
结对共建工作
#03
微党课
在政治生活馆,马克思主义学院蔡敏仪教师为大家讲授了“感悟伟人情怀 传承红色精神”微党课。学院朱正西教授娓娓讲述“亢慕义斋”的故事。
亢慕义斋
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邓中夏、高君宇等19人在北京大学秘密成立马克斯(今译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之初,研究会便找北大校长蔡元培要了两间屋子作为活动场所,一间是办公室,一间当图书室,即“亢慕义斋”,地点就位于北京景山东街2号。
“亢慕义斋”即为“共产主义室”,“亢慕义”是德文“Kommunismus”的音译,从名字上看,“亢慕义斋”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与成立本身的目的一样,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起。
从“亢慕义斋”的两间小屋开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也掀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章。
通过党课学习,大家接受了一场深刻而难忘的革命教育和精神洗礼。
△ 互相交流学习
参观后心得体会
党员代表王泽森:
通过参观学习,党群服务中心各个展馆恢弘大气,功能全面,通过讲解,不仅视觉上有很大触动,思想也得到了洗礼。参加党课学习,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历史、光荣发展历史,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应该立足本职工作,奋发向上,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党员代表赵振:
通过本次活动了解到党的成长风雨历程以及各个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受到了红色革命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进一步强化了党性修养,使我坚定了理想信念。今后我会自觉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深处,切实把言党、爱党、护党、为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
文字:淡婷
图片:林楹
编辑:林仲桓、林楹
审核:陈敦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