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运用“互联网 ”思维,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构建了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各类组织融合发展、党员群众互动参与的开放式党建工作体系,让基层党建焕发出更多生机和活力,让城市党建更有温度和色彩。
构建开放融合的组织架构
张家港市借鉴互联网领域“模块化”思维,按照“单位相邻、行业相近”原则,在全市划分112个党建区域、1577个基础网格,其中城区以街道办事处为核心,划分9大党建区域,各区域以所辖村(社区)数量为依据,划分29个共建小组,把市级机关、城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全部嵌入区域,推动全区域统筹、各领域融合,共同开展社区服务。
在工业集中区、产业园区、综合商圈等“两新”组织重点集聚区,张家港市布点建立41家实体型区域党建工作站,“量身定制”41名专职党务工作者,借鉴互联网“互动营销”理念,推行区域党建工作站“线上经营 门店体验”模式,重点加强区域党组织覆盖、党员教育管理、党群活动开展等。
张家港市推动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红堡”工程,编织网格化工作体系,开发“红堡”品牌视觉识别系统,高标准建设市、镇、区域、村(社区)、基础网格五级阵地群,打造了党员睦邻坊、民生茶馆、埭上老家等特色鲜明的网格先锋驿站,实现党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引领,不断提升党员群众对党建工作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搭建集成高效的智慧平台
张家港市创新开发“智慧党建信息平台”,推广应用党员发展流程管理、党员积分管理、党组织动态考核管理、党代表网上工作、党费收缴管理等八大工作系统,无缝对接全国、全省、苏州党建信息平台和网格化党建平台,实现了对党员管理的自主化、动态化、智能化、综合化。
依托“张家港先锋”微信公众平台,张家港市建立了党建微信矩阵,通过微信平台二次拓展开发,建立线上服务超市,策划开展“网上新三会一课”,提供组织活动创意、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多种组织生活开展途径,通过“线上点单、线下服务”的方式,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将过去以行政手段难以触及的年轻“两新”党员吸收到组织中来。
依托党建“大数据库”,张家港市在各大信息平台实时按需抓取“区域活力指数”“党组织活跃度”“党员积分”“网络点击量”“互动关注度”等集成数据,定期编制党建大数据报告、“数”说基层党建专题片,让大数据对基层党建作出更加翔实、可靠、直观的解释,为党组织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关注重点问题提供全方位数据支撑,有效释放“大数据运用”模式的“红利”。
创新适销对路的党建服务
张家港市以各级基层党组织为实施主体,每年从市级、各党工委和基层党组织三个层面,将服务项目分为A、B、C三类,通过上级党委点题,基层申报,形成4900多个项目库,实行年初网络公示承诺、年中过程跟踪管理、年底综合绩效评估,推动项目落实落地,涌现了“港城车大夫”“虹筑之家”“少儿驿站”等一大批基层认同、上级认可的党建项目品牌。
市委组织部会同民政局设立社区发展基金会,按每个社区每年20万元的标准,将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专项经费纳入基金会统筹运作;采取项目微创投方式,针对党员群众诉求或焦点问题,面向基层投放党群服务项目;依托“友爱港城”网络平台、“两新”党建“先锋超市”等载体,统一发布项目需求,并采取定向招募、自主报名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党员参与度,催生了红色档案、党员魅力秀、“不曾遗忘的声音”老兵关怀等一大批党群服务项目品牌;借助“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吸收专业技术人才共同参与”为原则,不断强化基层党群力量社会服务的专业素养。在全国首创“两新”党建合伙人制度,发挥网红书记和能人党员的聚合示范效应,打造了“陈尚龙书记工作室”“先锋益友能量站”“红领开讲了”等一批最草根、最有生命力的党建项目,满足了基层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提升实时交互的党建触感
张家港市发挥“微文化”的感召力,编制线上线下“红堡地图”,开发线上场馆预约点赞功能,推动万名党员走进“红堡”基地。
该市创新推出党建动漫形象代言人“沙沙”“洲洲”,开发周边文创产品及微信表情包,推动党建元素、党建符号、党建语言融入党员群众日常生活;推行“入党仪式”“政治生日”“荣耀时刻”等系列仪式教育,颁发党龄纪念章,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微心愿认领等活动,唤醒党员意识和党员情怀;注重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员学习碎片化的特点,打造短平快的微视频、微动漫、微电影等“微系列”党建作品,累计在智慧党建平台“在线学习中心”上传400余个精品课件;创新打造《先锋擂台》直播活动,邀请相同领域、相近行业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现场PK,在“腾讯直播”APP上同步播出,让广大党员群众现场“点赞拍砖”,有效传递了党建正能量,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
张家港市借力“社群经济”模式,深入挖掘和培养分散在各个社群中的“网络达人”“自组织领袖”,通过“红字号”微信公众号、论坛、QQ工作群等,组建各类“社群”,形成一种“天天有话题,周周有交互,无事嘘寒问暖、遇事一呼百应”的情感纽带,引导弘扬主流价值观,实现了党员教育阵地由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的延伸。目前,全市已成立“和合金塘”“外企党建服务中心”“梧桐树下”等120多个党建“微社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