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巴尔虎旗:难题在“线上”破解 实事在“掌上”完成(了解陈巴尔虎旗)

呼伦贝尔地处祖国北疆,从事传统畜牧业的四个旗拥有近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茫茫草原,地广人稀。基层党建如何抓,怎样才能将党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深度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党建工作,是摆在牧区各级干部党员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陈巴尔虎旗通过党建与经济建设、民生保障、价值传播、社会治理相结合,将一幅互联网 党建和智慧牧区建设的磅礴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以党建为统领 协调四方推动发展

布日其其格是陈巴尔虎旗呼德社区加工奶制品的女老板,她一天就能收到七八单微信转账,顾客都是在网上看中了布日其其格纯正的传统奶制品,纷纷下单。谈起自己的生意,布日其其格非常自豪,她说:“旗里给我们建了一个‘大群’,大学生村官阿木尔吉日嘎拉把我的奶制品放在群里,天南地北的都来买。下一步我要扩大厂房,注册商标,把我的产品创出品牌!”

布日其其格口中讲的“大群”是一个叫“为村”的智慧平台,面向村庄内部,“为村”微信公众号是智慧生活平台,集党建、便民服务、智慧村务、 信息资讯等为一体;面向村庄外部,“为村”微信公众号是一张乡村的“网络名片”,可宣传村庄、推广旅游、销售农特产品。今年2月陈巴尔虎旗辖区内的29个嘎查、14个社区全部在“为村”上线运行,是全国第一个县级单位整体上线的地区。

一张以党建为统领,以“为村”平台为载体的党群、干群服务互动网在陈旗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纵横织就。自上线以来,“为村”作为在全国范围内连接更多村庄,着力打破横亘于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的平台正悄然改变着陈巴尔虎牧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党组织为“点” 带动社会服务升级

草原牧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如何围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党建工作一直是个难题。

陈巴尔虎旗通过“为村”智慧党建平台,根据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扁平化、延伸性强的特点,实现党的组织资源开放共享、党的组织生活开放互动、党的基层组织开放共建,有效打破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地域和时空界限。如今,“为村”平台上“党建之家”模块的点击量已达一万多次,最受欢迎的“村务公开”模块的点击量已达一万七千多次。

巴彦社区的金柱大爷是一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了,“为村”平台上线以来,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点开手机上的“美丽陈巴尔虎”微信公众号,了解村里的新鲜事,听听红歌,学习“党建之家”中的理论知识。说起“党建之家”包括的主题教育、党支部在线学习、流动党员“微支部” 等几个板块,老人家能轻车熟路地演示操作。“以前上党课的时候,赶上头疼脑热没法参加,还要麻烦社区送学到家,现在牧区的党员群众特别是我们老年党员,无论天气恶劣还是路途遥远,都能集中进行学习。”

通过“接地气”“有泥土味儿”的赶集、村内旅游、村有好货、美景美图、法律援助、农技咨询等与农牧民息息相关的功能模块,吸引党员关注平台。在“党建之家”开展活动同时,在其他各板块与群众进行互动,看上去“无心插柳”的事,却有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在边疆草原党建这块重要阵地上,这一规律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为群众出实招 办实事解难题

通过“为村”这个平台,村民的诉求有了表达的地方,信息交流方便快捷,促进村务更加透明,还吸引村里走出去的能人、名人为村庄建设建言献策,甚至提供资金支持。“最初村民们不懂、不信任,现在不光在嘎查里的人,就是在外地务工、上学的人,都纷纷注册认证。村里的交流信息也从一开始的打招呼逐渐发展为对内发布通知 、村民向外发布产品销售信息等等,村民们积极主动的分享,社区更活跃了。”东乌珠尔嘎查的牧民告诉记者。

大学生村官阿木尔吉日嘎拉则将“为村”视为村务管理的新手段。作为东乌珠尔嘎查的团支书记和“为村”管理员,他将公众号的主要功能定位在政务公开方面。村里的大事小情,尤其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通知、文件,全在公号里发布。“现在村庄政务、财务信息公开再也不只局限于村内宣传栏和大喇叭,而是可以通过微信直接传递到每个村民手中 。”阿木尔吉日嘎拉谈起管理员的工作,如数家珍。

群众关心的一个个难题在“线上”破解,一桩桩惠民实事在“掌上”完成,是“为村”平台的显性优势。

在陈巴尔虎旗,3000多名党员在嘎查社区里担当着引领者、传播者、服务者的重任,他们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将党的高大上形象化为日常生活的以爱相携温暖帮扶。通过线上线下的服务联动,搭建起部门行业间、政企间的合作平台,拓宽了服务领域,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化、共建共享,使党建工作走在了信息时代的潮头,实现了效能最大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