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东方证券,浦俊懿,谢忱,陈超)
一、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政企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1.1、公司围绕三大核心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公司深耕政企信息化二十余载,具备提供软硬件全栈解决方案的能力。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 政企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公司专注于为智慧招采、智慧政务、 数字建筑等领域提供数字化服务,将 AI 和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与行业信息化需求深度融合,为 各级政府部门、大型集团企业及相关行业单位提供从规划咨询、软件开发与智能设备研发、实施 交付到持续运营维护的全方位服务。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在苏州、合肥、沈阳、郑州、 长沙、成都设有六大区域总部,在北京、济南、呼和浩特等地成立了 20 多家分公司,并设立了建 筑企业、交易云服务两个业务板块的八大条线分公司,负责对工程算量及造价类工具软件、招采 平台的市场化营运等条线业务进行专业化的市场推广。目前,公司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以研发和销售建筑行业软件为主,逐步形成数字建筑业务,并陆续进入智慧政 务、智慧招采等业务领域。1999 年,公司于成立第二年推出智慧建筑工程预决算软件,率先进入 数字建筑领域;2002 年,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启动,公司研发重心由单纯的建筑软件产品向政府 门户网站及政务办公自动化软件发展,并于2003年正式推出一点智慧“网站大师”和网络办公系 统,正式进入政务信息化领域;2004 年,在智慧招采领域,公司推出了一点智慧评标软件,引领 了招投标行业信息化潮流。之后,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矩阵,于2007年提出“做行业专家、走全国 市场”的发展思路,初步确立政务、招采、建设三大业务发展方向。2021 年,公司登陆科创板; 今年,公司成立交易、政务、建设三大 BG,全国布局体系持续深化。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主要涉及智慧招采、智慧政务及数字建筑三大领域:1>智慧招采:公司打造全程电子化智慧化、全程不见面、全程可控安全的招采新模式,保证招标采购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提升招标采购的效率,为参与招标采购的各方主体提供高价值服务。为政府提供智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企业提供智慧企业招采平台等软件平台,配套咨询规划、智能化设备、运行维护及智能工程施工等服务。同时,公司着力打造招采平台的持续运营业务模式,通过招标采购软件平台的SaaS化,向招标人、招标代理直接提供招标采购服务;为投标人/供应商提供各类工具软件、信息资源服务和线上线下技术支持服务。
2>智慧政务:公司打造以数字底座为基础,以一网协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核心的数字政府解决方案,帮助政府持续提升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办公协同、科学决策等方面的数字化水平;构建政务大脑,通过业务数据积累、业务知识沉淀,提升各地政务系统或未来服务体系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时,公司探索服务运营业务,突破传统交付模式,构建政务服务远程导办、企业服务平台运营等能力。
3>数字建筑:公司以建筑业转型发展为目标,利用科技手段助力行业监管提质增效,为行业主管部门搭建一体化数字住建平台,融合CIM基础平台能力,实现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监管,推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打造监管方、施工方、建设方数据互通、实时协同的数字建造产品,包括工程数字化监管平台、智慧工地应用平台、数字建造项目管理平台;打造数字造价产品,包括计价、算量软件及BIM 5D协同平台、造价云平台等产品,提高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同时配套智能硬件及智能化施工技术服务,形成数字建筑整体解决方案,并为不同主体提供包含指标、材价、清单、定额在内的数据 算法的云服务新业务模式。
公司大股东拥有国资背景,核心高管及员工持股比例高。截至 2022 年三季报,公司第一大股东 为江苏国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8.81%),其为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全资持股的公司。 其余大股东中,曹立斌、黄素龙、李强、陈俊荣均为公司核心高管,而华慧企业、亿瑞咨询、百 胜企业均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三个平台合计持有18.30%的股份,可见公司核心高管和员工的持 股比例较高,实现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的紧密绑定。
1.2、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盈利能力稳定
近年来公司业绩保持快速增长,2022 年前三季度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2021 年,公司实现营 收 27.94 亿元( 31.56%),2017-2021 年 CAGR 达 34.77%;2021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5.04 亿( 22.87%),2017-2021 年 CAGR 达 36.31%,近年来实现了收入、利润的快速增长。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98 亿( 3.20%),实现归母净利润 1.79 亿 ( 92.86%),在国内疫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润的快速增长,主要系公司加强了费用控 制以及持有的金融资产带来了良好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损益。
分业务领域来看,智慧政务与智慧招采业务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分产品来看,公司软件平台收 入占比高。2021 年,公司智慧政务、智慧招采业务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 38.05%、47.59%; 2022H1,公司智慧政务、智慧招采业务占比分别为 39.96%、43.96%,两大业务贡献了超过 80% 的收入。若按照产品拆分,公司业务可分为软件平台、平台运营、智能化工程、智能化设备以及 维护服务,其中 2018-2021 年间软件平台收入占比均超过 50%,为公司主要的产品及业务形态。
公司毛利率稳定,软件平台及平台运营毛利率高。近年来,公司综合毛利率均在 65%以上,维持 在较高水平,2021 年,公司毛利率为 65.95%。分业务来看,公司软件平台、平台运营毛利率较 高,2021 年毛利率分别为 72.91%、89.46%,由于公司两项高毛利率业务在 2021 年合计占比达 72.43%,这也使得公司综合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尽管公司向政企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时会涉及到 定制开发或二次开发的工作,但公司通过通用性的中间件和软件平台使得解决方案高度产品化, 因此较高的代码复用率也使得公司在产品和解决方案快速向全国范围推广和复制的同时还能保持 较高的毛利率。
公司经营管理效率持续提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费用率方面,近年来公司管理费用率呈较为明 显的下降趋势,2021 年管理费用率为 8.21%,相较 2017 年的 14.94%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反映 出公司经营管理效率持续提升;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达 4.89 亿( 51.02%),近年来保持快 速增长,研发费用率达 17.50%( 2.26pcts),可见公司重视研发端的投入;公司销售费用率呈 现平缓下降趋势,2021 年销售费用率为 21.50%(-0.63pcts)。公司设有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 院下设有框架研究中心、移动研究中心、基础设施研究中心、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推广中心。中 央研究院负责研发统一的技术平台,各产品线在此之上打造产品平台,具体项目的开发团队通过 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的加持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同时,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激 励机制,有效激励创新人才。
二、智慧招采: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持续推进平台化、SaaS化转型
2.1、政策持续加码,电子招采市场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招采电子化在降低招采交易成本、保证招采公平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成本降低:专业的招采软件平台支持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的整个工作流程电子化完成,避免了制作标书的大量纸张浪费,节约了投标人的差旅费用。经实践证明,电子招标投标可以降低 5%-10%的直接成本,节约1%-2%的人员和办公费用,平均每个招标项目节约交易成本约2.73万元。2>确保公平性:招采全流程电子化使招投标活动中的所有环节均可在网上进行,交易各方均可实时了解信息,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暗箱操作。3>避免围标串标:电子化招采平台可以自动记录投标者的硬件特征码、工具软件、计价软件身份码等,将该信息和投标文件实施捆绑,评标时对身份信息进行识别比对和详细分析,有效锁定违规投标。
近年来,招采电子化获得政策大力扶持,将成为招采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行政透 明建设逐步推进,招采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招采透明度、预防腐败、节 约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随着 2017 年出台的《“互联网 ”招标采购行动方案》,电子化招标 采购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后续 2019 年的《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指导意见》、 2020 年的《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2021 年的《国 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2022 年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动长江三角洲 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等政策的陆续发布都对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以及政府招投标系统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此外,新一 代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招采行业的深入应用,也有力地促进了智慧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产品的销售增长。
招采行业电子化大势所趋,市场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数据,2019 年,中国 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的电子交易平台合计完成电子招标采购交易规模 40368 亿元,同比增 长 32.71%,其中,全流程电子交易比例最高的城市达到 93%,最低的城市还不足 3%,电子招标 采购交易依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据中研普华测算,2019 年我国电子招投标行业市场规模 已达 22.1 亿元,2025 年有望达到 42.6 亿元,市场空间较大,且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2.2、政府侧与企业侧优势地位稳固,加速SaaS转型
在智慧招采领域,公司业务可划分为项目型(政府侧 企业侧)与运营型两大类: 1> 项目型业务:(1)在政府侧,公司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 运作统一监督”的原则,面向各地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招采信息化平台,也即公共资 源交易平台;(2)在企业侧,公司面向大型央国企单位,打造了“全流程电子化协同”、 “全类型采购方式集成”、“全流程数据贯通”的数字化招标采购平台,也即智慧企业招采 平台。 2> 运营型业务:为部分客户的招采平台提供持续运营服务,同时也自建自营 SaaS 化的第三方 招采平台。具体包括向招标人、招标代理直接提供的招标采购服务,以及为投标人/供应商提 供各类工具软件、信息资源服务和线上线下技术支持服务。
项目型业务方面,公司为政府及企业分别提供智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智慧企业招采平台: 1> 智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主要分为智慧交易系统、智慧服务系统、智慧监管系统三个子系统, 其中智慧交易系统服务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各方主体,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全业务 信息化,是平台的数据基础;智慧服务系统作为各类系统平台之间的枢纽,主要面向两类对象,一类是公共资源交易参与主体及社会公众,第二类是分散的各智慧交易系统、智慧监管 系统;智慧监管系统是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平公正的保障性平台,面向行业监督部门、综合 监督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等。三大系统全面融合,共同构筑完整的公共资源交易 信息化体系。同时,新点软件还结合公共资源交易行业的特色,对智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 行创新,增加了不见面开标大厅、“新点标证通”、“易采虹”、“政采电商”、交易大数 据分析、金融服务支撑等创新模块,并自研了配套的智能化设备。
2> 智慧企业招标采购平台:帮助企业构筑一个更加高效、规范、多源化的招标采购体系,全面 提升招标采购监督和管理水平,更大限度地拓展采购规模、整合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实现 采购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该平台主要提供给企业的招标采购交易执行者和内部监督管理者 使用,用户对象包括采购发起方、实施方、供应商、评审方、决策方、监督方等。该平台支 持物理设备部署和虚拟化的云端部署,具备完善的数据支撑服务,应用范围涵盖采购门户、 招标采购计划、招标采购业务、电子文件编制、电子开标评标、供应商管理、专家管理、资 金管理、数据分析等部分。对内可以对接企业内部系统,对外预留可接入互联网电商的外部 接口,并实现招标数据与公共服务平台共享,满足监管要求。
深耕智慧招采领域近二十年,公司在政府、大型央企端竞争优势明显。智慧招采业务研发始于 2004 年,是国内最早的电子招投标平台建设商、运营商之一。随着全国范围内招投标公平化、公 开化、信息化浪潮的推进,公司及时抓住市场机遇,凭借领先的技术和多年的推广经验,率先在 多个重点领域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公司电子招投标平台在公共资源交易、能源、金融、冶金、 通信等多个重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政府部门和大型央企中的优势尤其明显。截至2021年底, 在政府侧,公司累计承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项目覆盖 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超过 200 个地市、1000 个县市区,包括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安徽省、广西省、重庆市等多个省级招 投标平台建设;在企业侧,公司累计承建 40 多家大型央企、国企的企业招标采购平台。
国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运营模式落地,进一步打开智慧招采领域市场空间。2018年,国家 发改委发布《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规定工程项目 400 万元以上、货物 200 万元以上、服 务 100 万元以上合同必须公开招标,而项目估算未达标(限额以下)的情况下采购人可以依法自 主选择采购方式。在过去,对于大多数一次性专业采购或采购规模小、采购频率低的招标人或者 招标代理机构,自建和运营交易平台的成本太高,而通过使用第三方建设和运营交易平台既能降 低招投标成本,也够保证平台的使用的流畅性和专业性,提升行业整体效率。
在运营型业务方面,公司加速 SaaS 化招采平台布局,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在运营型业务方面, 公司为部分客户的招采平台提供持续运营服务,同时也自建自营 SaaS 化的第三方招采平台。公 司的招采运营业务也可以进一步拆分为招标人服务和投标人服务,其中招标人服务指公司利用自 营的 SaaS 化平台帮助招标人实现限额以下的招采,一般根据交易额收取佣金;而投标人服务指 公司提供帮助投标人提升投标效率的工具与服务,包括电子标书编制、标证通、电子签章、移动 开标、采虹学苑等服务产品,一般按照投标数量及使用工具数量收费,运营型业务毛利率水平较 高,近年来均在 80%以上的水平。
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 SaaS 化、市场化交易平台的建设和运 营,在多个省市持续推进交易平台市场化工作:2022H1,新点软件自营的 SaaS 化平台——“新 点电子交易平台”新增 32 个专区,专区数量同比增长 60%,交易规模同比增长 76%;“标证通” 产品已成功拓展到全国 24 个省,接入专区数量同比增长超 3.5 倍。2021 年,公司平台运营服务 的收入达到 4.09 亿元,同比增长 67.10%,增速快于智慧招采平台收入以及整体收入。同时,公 司平台运营服务的毛利率在 2021 年也进一步提升至 89.46%,延续了近年来毛利率持续提升的趋 势。
三、智慧政务:我国正迈入智慧政务建设新阶段,公司实现“4 3”的全栈布局
3.1、智慧政务有序推进,政务信息化市场景气度稳步提升
近年来,与智慧政务相关的政策陆续出台。近年来,以“放管服”需求为基础,国家大力推动政 务信息化建设工作。
我国智慧政务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部委改革的落地,机构之间的分拆合并及职能调整将 为智慧政务带来巨大的新增需求以及业务协同升级需求。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整体仍处于 电子政务阶段,存在信息共享不足、无法实时管理等问题,距离服务化、智能化的智慧政务水平 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近年来,在“互联网 政务服务”、“互联网 监管”等政策推动下,以及地 方“数字政府”建设规划陆续出台,我国智慧政务水平不断地提升。
根据《2022 联合国电子政务 调查报告》,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从 2014 年的 0.545 提高到 2022 年的 0.8119,排名由 2018 年的第 65 位提升至 2022 年的第 43 位,可见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速度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随着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智慧政务不再简单追求业务流程的信息化,而是更加关注政府管理、 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同时集中、整合、共享政府数据资源,实现政府智能化决策,智慧政务将是 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发展方向。据中研普华测算,2019 年我国智慧政务市场规模达到 3142 亿元,同比增长 6.4%,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在 2025 年将达到 4522 亿元。
目前,我国正迈入智慧政务建设新阶段。伴随数字政府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政务信息 化开始关注政务大数据的生产要素价值,政务信息化开始由数字服务向数据赋能稳步迈进。2022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计划整合构建标准统一、布局合 理、管理协同、安全可靠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并要求 2023 年初步完成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2025 年该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备,这也 标志着我国政务大数据产业正进入全国一体化建设的新阶段。2022 年 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又称“数据二十条”),“数据 二十条”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即将启动,未来政务大数据有望发挥更大的市场 价值。
3.2、基于四大平台底座,公司实现三大场景的全栈布局
智慧政务领域,公司主要为政府部门提供“互联网 政务服务”平台、政府协同办公平台、智慧 公安平台及政务大数据平台四大平台,并提供一系列配套智能化设备、技术维护服务及智能化工 程施工,形成智慧政务整体解决方案:
1> “互联网 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 政务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各部门提供面向 企业、群众的各类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服务,对各部门网上服务平台建设进行统一 规范,通过大数据实现跨部门数据互通共享,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互联网 政务 服务”建设内容包括政务数据共享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 理系统、智慧服务大厅五个部分。技术架构由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 应用层、用户及服务层五个层次组成,对外面向自然人和法人,对内面向窗口人员、审批部 门、监督人员和各级领导。
2> 政府协同办公平台:政府协同办公平台以政务网络为依托,定位于覆盖本级所有党政机关单 位的一体化协同办公大平台,致力于打造“区域一张网”的业务管理模式。政府协同办公平 台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工作流引擎等先进技术,能有效挖掘、分析处理各种政务信息,节省 大量政务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加政务工作的透明度与公正性。同时,平台构建了易 于扩展的智慧政务基础支持框架结构,为未来各项政务应用的导入和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 智慧公安平台:智慧公安平台以“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为 设计思路,推进公安机关案件受理中心、执法办案中心、案件管理中心、涉案财务管理中心 各类功能和资源的整合,形成一体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整体架构和运作模式。
4> 政务大数据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是一个集数据汇聚、交换、治理、分析、应用、发布为一 体的统一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主要包含“一个中心”(大数据资源中 心)、“两个平台”(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两个网站”(政务 信息共享网站和公共数据开放网站)、“三个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行 维护体系),推动政务数据信息向政务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迁移集聚,使政务大数据支撑多 部门协同服务。
围绕四大平台,公司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三大场景的全栈布局: 1> 一网通办:公司基于政务服务门户 PC 端、移动端应用和政务服务智能化大厅,打造更智能 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场景式服务。 2> 一网统管:公司提出了“管理 技术”双轮驱动的一网统管解决方案,依托“三级平台,五 级应用”架构,以“高效处置一件事”为主线,帮助智慧城市管理者全面发现问题、高效解 决问题、深入分析问题。 3> 一网协同:公司通过多跨协同在线、安全协作交流、高效政务办公、内部流程再造、监督考 核提效、便捷行政服务、平台集成开放,打造了可留痕、可溯源、可管控的政务运行一网协 同体系,助推数字政府全连通,协同政务数智化运转。
公司智慧政务项目在国内持续落地,业务保持稳健增长。2016 年,国家提出加快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工作之后,公司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动向,积极布局抢占先机,参与建设有上海市政务 服务事项管理平台、南京市行政政务服务综合系统、沈阳市网上并联审批服务平台、成都市武侯 区政务服务平台(国内首个行政审批局)等标杆项目,形成了较好的行业口碑。截至 2022H1, 公司一网通办产品已经覆盖全国 15 个省级平台及 800 多个政务服务中心,一网协同业务已覆盖上 海、广东、江苏、浙江、安徽、重庆等 15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承建了 100 多个区域性政府平台。近年来,公司智慧政务业务实现平稳增长,2021 年实现收入 13.33 亿元,同比增长 26.23%, 2018-2021 年 CAGR 达 34.90%。
四、数字建筑:建筑信息化市场前景广阔,政企协同带动业务快速增长
4.1、政策与技术双驱动,打开建筑信息化千亿空间
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较低,未来提升空间巨大。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指建 筑信息建模,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作为建筑信息化的核心软件, BIM 在北美欧洲均有七成工程达到了中等普及率,而我国的技术普及率刚过五成,存在广阔的增 量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 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 24.84 万亿元, 但我国建筑 信息化投入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 0.113%,与国际建筑业信息化投入率 1%的先进水平相比 差距高达 10 倍。基于我国建筑业的庞大体量测算,行业信息化投入率每提升 0.1%就将带来超过 200 亿元的增量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我国持续出台政策推动数字建筑产业发展,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接受度不断提高。 (1)政策层面:2016 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2016-2020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关于促 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对数字建筑提出了要求,包括加快推进 BIM 技术在规划、 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等内容。 (2)技术层面: 近年来,随 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接受度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信息化逐渐向 纵深发展。一方面,云技术的逐渐成熟有利于帮助广大中小建筑企业降低信息化投入门槛,实现 数据的积累和复用;另一方面,施工领域对于高效协同的迫切需求使 BIM 5D 技术应运而生,BIM 5D 平台在 3D 图纸的基础上加载项目成本及施工进度信息,提升了 BIM 技术在工程控制、施工协 调方面的应用价值。
4.2、公司具有良好的政企客户基础,业务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公司数字建筑业务包括数字住建、数字建造、数字造价三大业务: 1> 数字住建: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BIM 等创新技术,构建一体化数字住建平台,为住建 主管部门提供业务工作协同、行业数据共享开放和应用场景开发支撑的基础性平台。一体化 数字住建平台的建设,旨在以城市建设的转型升级为目标,进一步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建设。公司发布了 E-CIM1.0 平台,打造出 CIM 工程建设全生命监管、CIM 城 市建设、CIM 城市运行等各类主题及监管效能的应用场景;发布了一体化数字住建基础平台 数据治理产品,以提升专项的住建业务数据治理能力。截至2022H1,公司数字住建业务已覆盖21个省份。
2> 数字建造:主要是面向建设工程中的建设、施工、监理等企业,提供项目管理信息化解决方 案以加强成本控制和进度管理。公司已经发布了工程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工程建设施工现 场全过程数字化监管)、智慧工地应用平台(通过创新企业—网统管和项目分级管控机制实 现隐患整改闭环)、项目管理平台(实现项目全过程闭环管控,建立企业造价知识数据库, 为工程投资控制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截至 2022H1,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已拓展到 21 个省市自治区,项目管理平台业务已拓展到 10 个省。
3> 数字造价:造价云平台、造价咨询业务 SaaS 化平台利用智能 AI 算法使数据快速上云,实现 了数据积累、复用、共享的良性循环,为企业成本控制等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推 动企业从业务信息化管理到数字化管理的高效转变;算量软件产品可为用户提供快速、准确 的模型搭建与计算。截至 2022H1,公司造价软件已经覆盖全国 28 个省级行政区,累计销售 套数超百万;造价云产品已在部分地区试点搭建完成并推广。
公司具有良好的政企客户基础,共同铸就公司的行业优势地位。公司数字建筑板块包括面向政府 客户和面向企业客户两部分,两部分业务互相结合,互为促进,共同铸就公司在大住建领域的行 业优势地位。政府客户方面,公司承建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系统资源整合平台、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等部级平台,也承建过广西、江苏、安徽等省的省级平台。企业客户 方面,公司面向企业客户在造计软件、算量软件、投标服务、工地协同管理四个领域进行了丰富的产品布局,尤其是投标服务领域,公司提供的投标资讯、清标、投标管理等一系列增值服务有 助于提升客户粘性。公司企业客户资源优质,包括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中铁十六局、中国交通 建设等。2021 年,公司数字建筑业务实现收入 3.39 亿元,同比增长 13.92%,2018-2021 年 CAGR 达 33.43%。
盈利预测
我们对公司 2022-2024 年盈利预测做如下假设: 1) 软件平台业务方面,公司在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三大领域深耕多年,均具 备提供完整的平台及解决方案的能力。在智慧招采领域,由于招采电子化在降低招采 交易成本、保证招采公平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也持续获得政策的大力扶持, 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公司智慧招采软件平台收入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22-24年此业 务收入增速分别为-3.3%、16.1%、16.3%;
在智慧政务领域,我国距离服务化、智能 化的智慧政务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去年国家也发布相关政策以推进一体化政务大 数据体系建设,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公司智慧政务软件平台收入将保持平稳增长, 预计 22-24 年此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1.4%、22.0%、22.1%;在数字建筑领域,我国 持续出台政策推动数字建筑产业发展,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因此 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公司数字建筑软件平台收入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2-24年此业务收 入增速分别为-2.9%、26.4%、24.4%。综上,我们预计公司 22-24 年软件平台业务收 入增速分别为-2.2%、21.4%、21.2%,毛利率分别为 71.8%、71.6%、71.3%,毛利 率有小幅下降主要是三大软件平台的收入结构变化以及部分定制化程度较高的业务占 比提升所致。
2) 平台运营业务方面,国家积极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向市场化运营模式转型,未来限额以 下的招投标有望持续迁移至市场化运营平台。公司近年来积极推进 SaaS 化、市场化交 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在多个省市持续推进交易平台市场化工作,因此公司相关业务 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 22-24 年平台运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16.1%、 42.3%、41.3%,毛利率分别为 90.0%、90.5%、91.0%,毛利率有小幅上升主要是由 于公司自营 SaaS 平台交易额提升带来运营类收入提升,进而使得平台前期建设成本不 断摊薄所致。
3) 公司 22-24 年销售费用率为 24.3%、23.4%、23.2%,管理费用率为 8.4%、7.8%、 7.5%,研发费用率为 17.8%、17.6%、17.7%。销售、管理费用率的小幅下降主要是 营业收入的增长对费用有一定的摊薄影响,研发费用率维持稳定主要是公司为了保持 市场竞争力需要持续在研发方面进行投入。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