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甘肃频道5月17日电(记者王铭禹、马希平)“红色基因?动力之源”党史学习座谈会17日在玉门油田举行,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的专家学者就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国企发展的“根”与“魂”相关内容进行座谈交流。
这是5月17日拍摄的“红色基因·动力之源”党史学习座谈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玉门油田开发于1939年,是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1941年,玉门油矿三名中共党员秘密成立了“中共老君庙矿区党支部”,开启了中国石油系统的党建历史,至今已有80年历史。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玉门油田除了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石油资源,还担负起了“三大四出”,即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经验、出人才、出技术的历史重任,向全国50多个油田和炼化企业输送骨干力量10万多人、各类设备4000多台(套),奠定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基本框架,并形成了以“艰苦奋斗、三老四严、无私奉献”为核心的玉门精神,成为铁人精神、石油精神的重要源头。
5月17日,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嘉毅在“红色基因·动力之源”党史学习座谈会上为媒体采访团授旗。(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嘉毅表示,玉门油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红色已经成为玉门石油人最鲜亮的底色。
5月1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部长李懂章在“红色基因·动力之源”党史学习座谈会上为玉门油田国家工业遗产授牌。(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部长李懂章说,“红色基因·动力之源”党史学习座谈会的举办,对于中国石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
5月17日,玉门油田党委书记刘战君在“红色基因·动力之源”党史学习座谈会上致辞。(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玉门油田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刘战君介绍,进入“十四五”,玉门油田成为甘肃省氢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和中国石油西部新能源发展基地,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探索实践资源型老企业“油气并举、新老结合”的能源转型之路。(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