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用造火箭的标准管开幕式舞台(航天一院中国火箭公司)

2019年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接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技术保障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承担起这一专项工程的抓总任务。作为我国运载火箭的主要研制、生产单位,有10余个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一院诞生,我国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探火工程等历次重大航天任务,他们都从未缺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用造火箭的标准管开幕式舞台(航天一院中国火箭公司)

指挥系统实景

“开闭幕式的保障工作涉及专业面非常广、体量大、设计施工要求高。”航天冬奥专项办副主任张雯雯说,来到鸟巢的每一名航天人,都有着参与历次航天重大任务的丰富经验。但技术保障团队的任务是要将导演团队的创意落地成为现实,既要统筹抓总开闭幕式的11项关键技术项目,也要承担起具体任务的承制,“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综合计算用钢量、总装机功率等因素,本次舞台建造规模达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3倍以上。面对庞大的项目体系,航天冬奥专项工程团队将航天系统工程的管理模式带到了舞台上。

“就在鸟巢的400米跑道区域,最多的时候有7个项目、800多人的施工团队同时作业,光吊车就有十几台。”航天冬奥专项办主任刘照智回忆,在最紧张的交叉施工阶段,航天项目的复杂接口管理、多进度管理等系统工程理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多项目协调必然带来摩擦,这时,“总体最优”理念能让工程实现效率和效果的平衡,“每个部件未必是最顶尖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

当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小意外。这时,航天技术人员便会进行“归零”。

“归零”是指一旦出现故障或问题,必须从头对每个步骤进行逐一检查,直到问题全部解决为止。张雯雯表示,重大项目的统筹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心态绝对要不得。在前期测试中,一块地面屏幕显示故障,团队立刻“归零”,从头复盘并多次调整试验,从根源解决技术隐患。

“我们就是在用造火箭的标准,来管理整个开闭幕式技术保障项目。”刘照智说,开幕式首次彩排时,预计用时6小时的11大项目,仅用2个半小时就流畅完成,“成熟的流程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向全世界展示出最完美的舞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